首页 集团动态

科普:持续降雨 浑浊原水如何变自来水?

发布时间:2022-24-05 阅读:610

打开水龙头,流出干净卫生的自来水,是大家早就习以为常的事情。

但是持续降雨,水库水、河水浑浊。要把浑浊的江河水、水库水变成一杯健康的自来水,在每个环节上都要付出知识和努力。

大家都觉得饮用水的源头应该是清澈的。其实不然,在《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中,对水源的多项指标都有明确的规定,其中包括:色、味、金属元素、化合物等,而浑浊度是没有上限的哦!

因为造成水体浑浊的是肉眼可见的悬浮颗粒,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去除的。所以,饮用水水源不仅可以来自清澈的湖泊,也不乏从江河、水库直接的取水。

但实际上,要把江河、水库里的自然水,变成一杯健康的干净卫生的自来水,在每个环节上,都要付出知识和努力。

获得健康水的第一步,就是要把浑浊的河水变得清澈。

河水浑浊,是因为里面含有大量细小的颗粒杂质,而且,这些颗粒往往都带负电荷。所以同性相斥,在水中悬浮的哪哪都是,一人一个山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想了个办法。先让这些颗粒聚在一块儿,然后再一网打尽。具体来说,就是往水里加入混凝剂,可以产生许多正离子。中和这些颗粒的负电性,不再同性相斥。这样一来,颗粒们就会抱成团,形成像柳絮一样的絮状体,把各种固体杂质一起拉下水。再经过沉淀过滤,水就会清澈起来了。

至此,浑浊的水就已经变得清澈透明了。

但是还有隐患,就是那些看不见的细菌和病毒了。所以常规处理的最后一个工艺就是杀毒。需要向水中加入液氯、氯胺、次氯酸钠、二氧化氯等药物,能把水中的微生物消灭干净。经过杀毒环节后,自来水的水质就能合格了,水就可以通过给水管进入千家万户了。

但还面临着最后一个考验。长距离的管网会因为锈蚀等原因,滋生很多有害微生物,尤其是现在的一些高层小区,为了提高水压,采用水箱进行二次供水,也为微生物的滋生提供了温床。要如何避免水在流通过程中被污染的问题?毕竟,这些水还得穿过漫长黑暗的送水管道,经过水龙头,才能到我们的杯子里呢!

按照国家标准,流入管道的自来水,必须含有一定量的余氯,作为水的“守护神”,保护水免受沿途细菌的侵扰。因此,自来水中如果有轻微的消毒水味儿,也是正常的。

所以,要把天然的江河、水库水变成符合卫生标准的自来水,并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一线的制水人们需要把物理化学等各领域的知识应用到制水工艺流程中,才能持续不断地流出清澈的自来水。